返回列表

务实创新,每个人都是发展的驱动者--天津市勘察院青年服务之星候选人侯金波

时间:2017-09-26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来自管线测量公司地铁项目部的侯金波,今年32岁,毕业于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注册测绘师,2015年度、2016年度院级先进工作者。目前已主持完成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地铁监测信息管理平台、地铁项目部专用数据处理平台3项院级科研课题,参与完成院级科研课题基于.NET的管线成图系统的定制与开发以及1项建委研课题建委课题临近地铁施工对既有地铁结构影响及控制措施研究,取得微创新成果5,软件著作权3项,在《测绘通报》、《施工科学技术》等核心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14篇,其中第一作者6篇,第二作者5篇,第三作者3篇。今天很荣幸参加本次评比。

2012年是我进入地铁项目部的第二年,当时地铁项目部的监测内业数据处理基本上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效率相对底下,报表格式多样、数据管理查询也较为繁杂,劳动强度十分大,人员疲于应付,易于出错。在不到一年的工作学习中我不停地在txtWordExcel等文件中找来找去、粘来贴去,这种简单而又枯燥的重复操作常常使人处于一种烦躁的焦虑中,成果出具的时效性偶尔还无法满足业主需要。当时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对程式化的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做成功大家干活也会轻松许多,给业主提供成果也会高效便捷许多。以前上学的时候,选修课虽然学过一点计算机编程的知识,但是并不熟练,后续的编程工作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但是带着对自动化处理数据的美好憧憬我以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开始了我的编程之路。

通过认真学习、深入钻研编程相关方面的知识,总结分析基坑作业的特点及内业数据处理方法,归纳其流程规律,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终于成功编制了基坑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以工程化的思想对监测数据进行管理、查询、分析以及自动化、统一化的报表输出,能够较好地满足基坑监测数据快速处理、反馈的需要,其应用提高了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人为出错率,降低了人员成本及时间成本。当时系统出来应用成功后,我整个人充满了深深的自豪感与成就感。

这次成功给项目部的工作带来的切切实实的便利性,个人一个微小的举动给集体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种结果给我以极大的鼓舞,于是我又利用地铁保护区监测积累的工程实践经验,通过查阅各种中外文文献,并深入研究,编写了地铁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测量精度,使晚上作业时间普遍缩短至原来的三分之一左右。

通过这两件事使我充分认识到创新与行动对工作的重要性,在接到生产任务时,我的第一反应往往便是想通过什么方法使大家干的轻松又保质保量。在负责检查工作的那段时间,我通过对内业作业流程和检查流程以及成果格式的分析,编写了地铁保护区成果衔接分析统计程序,对地铁成果报表的前后衔接进行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极大地提高了作业和检查效率;针对地铁加固修复注浆监测报告出具时间短、频率高等特点,编制了小程序,有效地满足了现场监测快速出具报告的需要;在负责地铁6号线竣工测量工作期间,面对制作shp文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且极其容易出错的工作,编写了地铁竣工CAD文件至SHP文件的自动转换。

创新驱动发展,而创新的根本是人。天勘要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离不开创新。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从自己的工作岗位出发、从务实的角度出发、不等不靠、积极主动、敢想敢干,无论是提高工作效率也好或是更好得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也好,努力需找工作中的创新点,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勘发展的驱动者,为天勘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