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2018年院“十佳青年”评选汇报材料——信息中心的周泽兵

时间:2018-05-25

    大家好,我是来自机关党支部信息中心的周泽兵。38岁,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监理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规划局专业技术带头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

    作为天勘人的十二年来,我专注于城市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完成二十余项成果和应用系统的推广。参与行标编制1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著10项,发表核心论文6篇,获局优秀科技论文9篇,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市优秀工程二等奖以上四项。

    今天,我很荣幸作为院十佳青年候选人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2006年我从武汉大学硕士毕业进入天勘,作为星际第一批拓荒者,历经五年技术开发和四年技术质量管理工作,锤炼了我“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天勘人精神:

    那时加班,周六上班,通宵赶进度是家常便饭;为了寻求突破,无数次汇报,一次次推翻已有成果;逐渐形成了融合图文一体化、二三维一体化、时空一体化,集成“地上、地面、地下;过去、现在、未来”数据资源体系的城市信息化特色;积极开拓科研及创优,四年间,争取科技部、住建部等各级部委课题十余项,获得300多万研发经费资助,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四项;行业内率先系统建设企业知识产权,创办《星际之光》企业内刊。

    九年的青春年华留在了星际,我成长了,也获得“先进”和“标兵”等荣誉和肯定,使我成为一名合格的天勘人。

    2015年,基于综合性工程咨询企业战略定位,院提出了建设数据资源中心目标,领导点名抽调,面对挑战和太多的不确定,有人劝我应该留在星际,年青想干事的我毫不犹豫选择为之奋斗,放弃了相对稳定熟练的工作,直面新的挑战。

    项目启动,我深知此项工程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全力以赴,带领项目团队赴近20家国内先进单位、深入院内广泛调研,了解现状,掌握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数据资源开发运营模式,融合价值链理论,编制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配套制度,按期完成了近20万字的顶层设计研究工作,得到了院内外专家和项目领导小组的充分认可,为项目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秉承“让信息多走路、让电脑多干活、让系统来管人”思想,克服人员极度缺乏困难,全方位参与项目管理、需求、架构、数据库到代码编写,经常是白天沟通需求和组织协调,晚上解决关键技术和编写代码。

    按照顶层设计部署,围绕用户需求,组织开发了数据资源平台V1.0试用版,实现了项目成果数字化管理;组织OA平台升级和运维,开发经济运行信息推送、预算管理等模块,成果应用于管理决策;作为核心成员的工程咨询信息服务平台团队也获得天津市131创新团队资助。

    虽然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离战略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坚信在院领导和支持下,我将和团队一起,化压力为动力和行动:贯彻数据资源建设基础工程的定位,为各专业发展提供支撑服务;协助推动院内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专业专家人才统筹发展,形成合力;聚焦代表未来建设行业发展趋势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方向,发挥我院多专业优势,结合信息技术建设天勘特色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力。

    我深知取得的一切都是在勘察院这个大平台,和团队一起创造的。十二年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将在院号召下,为天勘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奉献我无悔的青春,谢谢大家!